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 绿金新闻

年会综述 ​| 2024年绿金委年会 “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成果与论坛

2024-10-25   

....

2024年9月21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2024年会在北京通州国际财富中心举办。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主要负责人王全刚代表绿金委“绿色普惠融合发展”工作组隆重发布本年度重点成果。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张海峰主持年会“论坛五:绿色普惠融合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中国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剑平、湖州银行董事长方锋杰、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处长苏楠、网商银行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占群五位嘉宾受邀出席。

王全刚指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是我国金融领域的关键问题,也是薄弱环节,需要认定标准、支持政策、专属产品、适用场景等一整套体系的支撑。近两年,中国农业银行组织包括科研院所、专业智库、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家成员单位,赴浙江、四川等地开展联合调研,形成了涵盖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政策标准、国内外实践、科技赋能、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方法和路径等10余项成果,有力推动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其中,《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政策、标准与实践研究》重点探索了基础性的认定标准,《绿色金融支持三农普惠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研究》聚焦分析了“三农”领域的绿色金融服务场景、服务需求及服务模式。接下来,工作组将进一步深化研究,继续探索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金融力量。研究成果和精彩分享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在“论坛五:绿色普惠融合发展”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分享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重点方向。雷曜指出,绿色金融的服务主体包括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资金用途包含绿色发展,其政策逻辑都是外部性的内部化,所以可以考虑通过综合性政策推动二者融合。然而,识别和定价机制的差异成为一大阻力。相对普惠金融的简易判定方式,绿色金融的识别更为复杂,例如分类目录的使用要求金融从业者了解不同产业的技术指标,且“深绿、中绿、浅绿”的细化区分只适用于大企业、大项目。因此,在制定或优化绿色低碳界定标准的同时,需要更多发挥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作用,做好做实碳核算、碳定价、碳足迹等方面的工作,以准确识别并切实满足中小企业的绿色融资需求。

中国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剑平系统介绍了农业银行推进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的成果及挑战。在顶层设计与理论研究上,农业银行将绿色金融和“三农”普惠并列作为全行发展战略,在董事会层面与高管层面设立了专项委员会,并专门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院。在体制机制上,农业银行挂牌设立了67家小微企业绿色支行,推出支持客户绿色低碳发展的信贷政策。在产品服务上,农业银行引入普惠对象绿色低碳数据、使用林权等绿色权益作为抵质押品,创新研发“绿色智改贷”、“碳普惠”信贷、绿色+乡村振兴短期融资券等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在信息披露上,农业银行通过绿色金融发展报告、“三农”金融服务报告等全面展示绿色普惠发展情况。蒋剑平认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接下来需要关注标准问题、成本问题、效率问题与实施路径问题。

湖州银行董事长方锋杰以绿色小微快贷为例分享了湖州银行在绿色普惠领域的探索及成效。方锋杰提到,湖州银行于2023年推出了一款绿色普惠标准化产品——绿色小微快贷,截至2024年9月中旬已经授信超过30亿元。湖州银行的特色举措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打造标准化操作模式。湖州银行通过绿色小微快贷的尽调模板标准化、评级模型标准化、操作流程标准化,提高了办贷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二是科技赋能小微风险分析。湖州银行为小微企业设置高适配性的ESG评级指标,并基于自主创建的信贷资产碳核算系统对企业层面的碳排放情况和用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三是新行业加持增户扩面。湖州银行将绿色小微快贷的行业模型覆盖面由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童装行业拓展至外贸行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四是低成本反惠实体企业。湖州银行通过申请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引入开发性金融机构资金等保持利率的优惠化。

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处长苏楠分析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意义与方向。苏楠谈及三点体会:第一,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内在联系,二者必然存在交集。结合华夏银行的实践,虽然从资金规模看,绿色金融主要服务于大型对公客户,但从客户数量看,绿色金融服务的普惠主体数量与大型客户数量接近。此外,鉴于普惠业务的实际,其中或存在未被识别的绿色活动。第二,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大有裨益。一方面,绿色普惠金融能够同步提升环境的正外部性与金融的普惠性。另一方面,随着碳绩效、ESG评价等愈发受到关注,绿色普惠金融能够增加小微企业通过生态环境权益或碳减排成效资本化等获得融资的可能性。第三,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例如,华夏银行与世界银行联手推进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曾荣获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优秀案例,项目支持33个子项目,带动社会总投资113.6亿元,创造了超过5万个工作岗位,也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网商银行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占群结合网商银行的绿色探索实践阐述了科技助力绿色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占群提到,中国小微企业、个人经营者碳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约46%,而其中许多有绿色转型意愿和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却很难获得绿色信贷支持。为此,网商银行推出了全国首个数智化驱动的小微企业绿色主体评级体系,并联合其他机构形成了全国首个《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截至2023年底,已有839万家小微企业在网商银行获得了免费的绿色评级服务,其中已有131万家小微企业享受了绿色贷款优惠。同时,网商银行利用多种前沿技术保持该评级模型的先进性,例如,通过大模型识别零售行业的绿色环保包装情况与交通运输行业的车辆能源类型,借助卫星遥感度量农作物面积及品类等。

最后,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张海峰对“绿色普惠融合发展”分论坛进行了总结致辞。张海峰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已经迈出坚实步伐,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面向未来,各方需继续深化合作,不断拓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共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