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 绿金新闻

马骏: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若干前沿进展

2018-05-30   

....

(本文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于2018年5月27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国际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摘要,内容已经作者审阅)

尊敬的蒋校长、周会长、郑主任,各位领导、嘉宾,大家早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对上财主办的这次绿色金融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因为这次会议是个国际论坛,所以我今天想介绍一下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领域中的一些新的进展。我想讲四个方面:第一,G20绿色(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的进展情况;第二是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的情况;第三是中英绿色金融合作的进展,第四是关于“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的情况。

G20绿色(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

2016年,中国是G20的轮值主席国,中国抓住这个难得这个机会,将绿色金融纳入了G20议程议题。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英明的决策。在G20成员国的支持下,2016年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我有幸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央行的Michael Sheren担任这个小组的共同主席。当年,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了七项推动全球发展绿色金融的倡议,均写入了《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在此之前,G20国家领导人、央行行长、财政部长从来没有集体讨论过绿色金融,当年G20达成的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2017年,德国担任G20主席国,决定延续绿色金融议题和继续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工作。这一年,G20对绿色金融的研究涉及了更加具体的、操作性的内容,比如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什么叫环境风险分析? 我举一个例子。 2015年,中国工商银行开始进行了环境压力测试,用来分析一旦出现环境因素或环境政策的变化(如政府提高排放收费标准),对银行贷款的不良率是否会产生影响和产生多大影响。通过这个分析传递给银行这样的信息:为了降低环境高风险行业的贷款违约风险,必须要减少对这些行业的贷款。另外,也有不少机构对保险和资管行业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这些分析都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对污染和高碳行业的投资,增加对绿色低碳行业的投资。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综述了十几个金融业开展环境风险的案例后认为,有必要鼓励和推广环境风险分析,并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国际交流和能力建设。

今年,也就是2018年,阿根廷担任G20主席国并决定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更名为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名字发生了一点变化,但仍然聚焦金融支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考虑绿色金融的一些社会效益,如创造就业、支持增长等。

今年的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三个问题:

1)可持续资产证券化。全球银行持有大量的绿色信贷资产,几十倍于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但管理100 万亿美元资产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主权基金等)却很少有渠道投资于绿色资产,即机构投资者进入绿色领域的渠道不畅通。对绿色信贷进行证券化就是打通这个渠道的重要手段。当然,广义来说,应该探索多种创造绿色债券资产的渠道,包括银行发行绿色债券、发行绿色资产担保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绿色按揭证券化产品、绿色CLO等等。

2)发展可持续PE(私募股权)和VC(风险)投资。许多绿色行业,包括风能、太阳能等,长期以来依靠政府补贴,但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样有限的财政补贴完全不足以支持能源转型和其它绿色项目的大规模投资需求。未来,要让绿色产业在与非绿色产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主要要靠绿色科技创新的力量,要通过创新让绿色产业的成本更低、市场更大。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绿色PE和VC。PE和VC在美国硅谷、中国深圳的发展都是领先的,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才刚刚起步。未来,要通过发展孵化器、强化绿色贴标能力、开发示范项目等方法来推动全球的绿色PE和VC的发展。

3)金融科技在可持续金融中的运用。目前,绿色金融面临的一大障碍是对绿色项目、绿色产品和绿色资产的识别、认证、贴标的成本很高,难度很大。比如,绿色债券的认证成本就是绿债市场发展的一个明显阻力。未来,有可能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绿色认证自动化,从而大大降低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阻力。全球和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十分令人兴奋的初步尝试,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

去年年底,包括法国、中国、英国等在内的八个国家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NGFS)。这八个国家的央行和监管机构都有很强的意愿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容易形成共识,也愿意通过网络的形式互相交流经验和探索未来的政策选项。这个网络成立后,设立了三个工作组,包括监管工作组、宏观工作组和发展工作组,我担任了监管工作组的负责人,另外两个工作组的负责人分别来自英国和德国央行。监管工作组要讨论三个议题,包括如何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如何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研究绿色资产是否比棕色资产风险更低从而应该获得监管政策支持 。宏观工作组将研究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的影响。发展工作组将研究如何通过明确绿色定义、强化披露和认证等工作支持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

过去两年的中英财金对话成果都要求中国绿金委与伦敦金融城合作,推动绿色金融的双边合作。为此,绿金委与金融城发起成立了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该工作组今年的一项主要工作是组织中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目前已有包括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湖州银行、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HSBC、Aviva、 Brunel、Hermes共十家中英金融机构自愿参加试点。

其中,参加试点的四家中国的银行已经发布了三年行动计划,承诺第一年披露绿色信贷的余额与环境效益,第二年披露部分污染性行业的贷款余额与环境影响,同时不断完善环境压力测试方法和提升披露水平。英方机构也准备在近期发布行动计划。我预计,这项试点工作将成为引导中英金融业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推动力,也会对全球该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还计划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分析ESG投资的财务表现、推动孵化绿色科技等方面开展多项工作。

建立“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准则

“一带一路“国家未来每年的基础投资需求为1.5万亿美元,每年总投资需求高达5万亿美元。如果这些国家沿用过去的、粗放型的投资和增长模式,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为了实现《巴黎协定》所要求的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两摄氏度之内的目标,”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必须尽早开展大规模的绿色低碳投资。

为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绿金委联合国内其他六家行业协会于2017年9月发布了《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以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强海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此后,绿金委又在今年4月绿金委年会上发布了《倡议》的操作手册,以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掌握对外投资环境风险分析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作为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2018年的重要议题,双方还将推动制定适用于中英投资者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倡议。未来,双方还可与责任投资原则倡议组织(UNPRI)和“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合作机制开展合作,利用这两个网络的上千家机构投资者和数十家主要银行的平台,提升宣传和推广“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倡议的效果。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