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 绿金新闻

“绿色普惠金融”主题闭门会议在衢州召开

2024-05-01   

....

由中小微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城镇低收入群体等组成的普惠群体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以更包容和公正的方式解决全球气候问题非常重要。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强调,“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金融对社会资源更合理配置的引导作用,也符合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近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衢州市金融学会联合举办“绿色普惠金融”主题闭门会议,与会专家就目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前期衢州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开展的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会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碰撞以期促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更广泛、更包容、更落地的融合发展。

会议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主持。会上,衢州市金融学会主要负责人介绍了衢州市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开展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包括全方位支农、支小、支民生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首创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5e数智体系,出台国内首个《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等,并表示下一步将以构建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为抓手,在推动“绿色”与“普惠”深度融合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朱若蕾介绍了和衢州市共同制定的绿色普惠金融标准方案的背景、思路及最新成果,供与会专家研究和讨论。

“绿色”与“普惠”的进一步融合面临哪些深层次的挑战?又如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在发言中指出,两者的融合发展存在着“识别难”、“定价难”和“市场化难”三大挑战。具体而言,“绿色”与“普惠”的定义不断调整和动态演变导致了难以识别,分领域的高度专业化导致了难以定价,“小而弱”的服务对象导致了对市场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应对这三个挑战,一是要坚持“市场主导”的理念,二是要鼓励中小微企业等普惠对象提供更具额外性的环境贡献,三是要对一些定价激励机制加强数字金融的支持。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主题,表示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小微企业面临的“基础差、投入大、人才缺”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合力来支持发展。衢州前期的实践给予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可以很好地借鉴。

其他与会嘉宾肯定了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衢州市在构建绿色普惠金融标准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并希望未来能将标准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建议,绿色普惠金融的标准要简单、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出普惠群体和金融机构等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等。普惠金融研究院高级顾问、华能资本原董事长丁益认为,要实现“绿色”与“普惠”以及“数字”高质量的融合,最关键的是要确定目标责任人,将分属于各部门、各类别的目标有效统一、协调落实。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陈亚芹表示,绿色普惠金融标准的使用应创新思路,比如抓住供应链核心企业,把绿色管理、绿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交给核心企业来解决;再比如从标准设计逻辑上,可以把绿色直接映射到国标行业,再针对这些行业去寻找其中的小微群体,降低操作难度。

下一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将会同衢州市充分吸收与会专家的意见,完善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化推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