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 绿金新闻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出席清华“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圆桌会议

2018-03-23   

由保尔森基金会、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圆桌会议3月2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

由保尔森基金会、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圆桌会议3月2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是双方合作举办的绿色金融系列会议之一。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Henry M. Paulson Jr.)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与保尔森基金副主席戴青丽(DeborahLehr)分别发表致辞。会议由马骏和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孙蕊主持。


会议重点讨论了金融科技创新促进绿色金融的机遇挑战与发展趋势,以及金融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政策指导与创新。来自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数字金融联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VISA公司、中和农信、兴业银行、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美国斯坦福大学、能源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证金融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英国驻华大使馆、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唯你网等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KL1] 的五十多位高级官员和金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是本次会议的支持单位。


保尔森表示,金融科技创新能够塑造一个更高效、更普惠的金融体系。远程银行业务的出现让更多人参与到金融系统之中。由于其无需纸质收据发票甚至货币,也无需开车去银行办业务,远程银行业务本质就是绿色环保的。金融科技可以使绿色发展目标更易于对接资本并提升其在整个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虽然金融科技可带来重大机遇,但其所伴随的风险也需要重点考量。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和各国政府都必须着手解决金融科技革命所伴随的治理问题。在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实现平衡非常重要。在确保金融市场透明性及保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并确保市场稳定,这确实是一个挑战。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如何构建有效的政策框架,在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解决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固有风险,并在这一过程中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有足够能力应对上述挑战。

马骏感谢保尔森基金会多年来对中国和G20绿色金融发展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今年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2018年的三个主要研究议题,即可持续资产证券化、发展可持续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运用金融科技发展可持续金融。马骏指出,绿色金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要需要识别绿色资产、跟踪其用途和评估其环境效益,而这些对借款人、发行人或投资者来说都意味着额外的成本。比如,绿色债券的额外认证成本就是一些发行人不愿意发行绿色债券的原因之一。要推动绿色金融的持续快速发展,仅仅依靠政府补贴是不可行的,还需要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等来降低这些额外成本。另外,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还主要集中在大中型金融机构向大中型绿色项目提供融资,基本上还没有覆盖存款人、个人投资者和小微企业。有必要探索金融科技的手段向存款人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各种适当的绿色金融产品,让几亿个个人客户逐步接触绿色金融,成为绿色金融的支持者。针对上千万家的小微企业,也可以通过金融科技来高效标识其绿色特质和程度,在此基础上为绿色小微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融资。在政策层面上,监管机构应该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组织监管部门之间的环境信息共享,为使用大数据和其它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提供基础条件。


戴青丽表示,金融科技正在对金融行业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保尔森基金会将继续关注金融科技领域,并研究金融科技如何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例如在商业领域如何识别和定义绿色,如何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创新融资产品促进企业绿色发展,进而探索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保尔森基金会金非常荣幸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在绿色金融相关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与会代表就 “应用金融科技促进绿色金融发展”“金融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导及创新”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认为,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绿色识别的能力,避免“洗绿”“漂绿”的问题,特别是可以应用于中小微企业的绿色评级和征信,降低绿色认证的成本。同时应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可以改善数据的可获得性和透明度,并弥补气候或碳数据及信息的缺失,帮助金融机构进行决策。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更多企业信息披露和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建立合理的政策框架鼓励金融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以解决与经济和金融相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服务金融决策为目标,努力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智库,并在推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中心除了对中长期问题开展自主研究之外,也接受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课题委托,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在绿色金融、G20、货币政策和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在未来几年的研究重点包括金融风险、货币政策、绿色金融、“一带一路”、普惠金融等。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