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与资金机制初探》报告-执行摘要发布

2023-06-20   

....

5月22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在京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与资金机制初探》报告执行摘要(以下简称“执行摘要”)。该报告与保尔森基金会合作共同完成,杜克大学昆山分校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参与撰写了部分内容。项目团队利用公开信息首次系统梳理分析了2011-202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的现状,估算了2021-2030年不同场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需求和缺口,并从扩大资金增量、优化现有资金投向、降低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角度,提出了七条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和高效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机制的具体政策和行动建议。

该执行摘要指出:

  • 2011至2020年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资金投入总计约 2.16 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约为0.24~0.29%,与加拿大、法国、西班牙与英国在 2008—2017 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占其GDP的比例(0.30%)相近。
  • 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支出,尤其是中央财政持续增加,其次是地方财政,民间资金和国际资金占比较低,民间资金增速快。
  • 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两个主要支出方向,生态系统修复资金投入水平维持高位,其次是生态系统保护资金。
  • 建议中央财政大幅提高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资金投入,大幅提升自然保护地单位面积的投入水平。
  •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保护好本国的生态环境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加强和完善对境外投资项目的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加大对外援助中对受援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

中国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的主席国,经过不懈努力,推动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未来八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绘制了新蓝图。

会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总工程师杨礼荣表示,今天是“框架”达成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我们选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发布报告执行摘要,具有特殊意义。

保尔森基金会自然环境保护项目总监牛红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合作完成该报告。希望报告的主要发现、结论和建议有助于中国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融资相关政策,为调动更多的资源支持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和落实‘框架’的各项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保尔森基金会及合作伙伴于2020年发布了《为自然融资:填补全球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全球报告,该报告强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意义,估算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分析总结了填补资金缺口的政策和资金机制,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该报告的主要结论和建议为CBD COP15和“框架”中涉及资源调动的谈判和目标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执行摘要的发布将为推动“框架”中资源调动目标的落实,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生物多样性融资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点击下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与资金机制初探》报告执行摘要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