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与发展框架研究》报告发布

2023-05-31   

报告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行业的核心特征、政策机遇、生态体系及ESG前沿实践,根据金融科技行业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提出了适用于金融科技(科技)行业企业的ESG发展框架及行动建议,以期为金融科技(科技)行业践行ESG提供参考。.......

报告全文下载:《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与发展框架研究》报告

/upfile/file/20230601190331_359315_37234.pdf


为促进金融科技(科技)行业积极拥抱ESG理念、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推动金融科技(科技)行业更好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与科技支持,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完成并发布《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与发展框架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行业的核心特征、政策机遇、生态体系及ESG前沿实践,根据金融科技行业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提出了适用于金融科技(科技)行业企业的ESG发展框架及行动建议,以期为金融科技(科技)行业践行ESG提供参考。

推进ESG治理、加强ESG信息披露、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社会通过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缔结国际公约、实施目标行动等方式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推出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ISDS)于2022年7月结束征求意见,首批两份ISDS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提议,将有力推动全球ESG信息披露框架的融合与统一。

可持续发展和ESG理念已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和重要举措,有关监管部门也在积极推动提升企业总体ESG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扩大强制信息披露的范围。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对一定范围的上市公司及发债企业等五类企业提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要求;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行业标准,引导促进更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ESG治理框架之下,企业ESG发展理念与战略的提出不仅仅出于进行信息披露、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的目的,更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金融科技企业作为科技企业的重要类型,通过提供支付及数字金融、数字生活、科技服务,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金融机构及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价值与公众价值。金融科技(科技)行业各企业自身ESG战略的走向与布局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关乎未来新经济的发展方向。报告概述金融科技概念及发展阶段、企业特征,分析金融科技(科技)企业的ESG政策机遇,并选择Microsoft(微软)、Visa、蚂蚁、腾讯、中国平安等金融科技及相关科技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0家企业,总结现阶段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的10大关键议题,即打造技术驱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及科技伦理体系建设、打造绿色服务体系、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普惠科技、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重视员工关怀与发展、参与国际及行业合作、构建负责任的供应链、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开展绿色运营。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炼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发展的指导框架,在指标的设置上着重突出金融科技企业的科技属性,重点鼓励金融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同时,发展框架充分考虑到业内不同业务类型、不同规模、同发展阶段金融科技(科技)企业的资源禀赋差异,给出了各类金融科技(科技)企业适用的全量ESG发展框架。

报告就金融科技(科技)企业如何开展ESG行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关注数据安全及金融科技伦理问题,强化自身治理。金融科技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当中应密切关注数据与技术监管动向,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开展相应业务。同时,对于存在跨国业务的金融科技(科技)企业而言,应关注不同司法管辖区、不同业务领域之下数据安全的相关要求,评估自身数据安全风险。在金融科技(科技)伦理方面,金融科技(科技)企业需搭建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并构筑关注AI可信性、可解释性、公平性、隐私保护的技术体系;此外,金融科技企业需厘清金融业务与科技业务的边界,开展金融业务需持牌经营,杜绝以科技创新的名义模糊业务边界、层层包装产品等行为,隔离金融风险与科技风险。

二是建议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金融适当性管理。金融科技(科技)企业应加强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及产品风险的披露与提示,建立精准科学产品分级及算法匹配机制,谨慎进行金融产品推荐及授信。此外,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与专业水平,避免消费者过度投资、过度借贷。

三是建议发挥平台自身的社会公众示范效应,推进社会治理。金融科技(科技)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深入公众生产生活的平台示范作用,利用自身社会网络效应与技术优势,推进社会治理,重点关注低碳发展、数字普惠、员工关怀与发展等议题。通过构建个人碳账户等方式,引导公众绿色低碳生活理念;通过加强各类技术创新应用及推广培训等手段弥合残障群体、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推进社会无障碍服务;加强内容保护,打击算法推荐机制下的不良内容推荐;加强员工关怀,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四是建议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融合技术与场景创新,赋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优势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赋能环境数据采集与共享、绿色资产识别、环境气候风险量化、环境信息披露等各类绿色金融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科技)平台企业可依托自身资源,支持企业与个人碳账户构建,助力我国碳核算体系建设。

五是建议依托自身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科技)企业可通过技术输出与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及服务转型升级,助力小微企业以低成本实现组织或业务的数字化,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如提供便捷的支付及财务管理办公应用,推动企业运营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布局产业互联网领域,以物联网技术推动生产制造过程中数实融合,以云服务等技术助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六是建议领先企业加强示范作用,引导带动金融科技(科技)行业践行ESG。鼓励头部金融科技(科技)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发起或参与相关的行业论坛,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能力等多样化的形式联合行业间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ESG能力建设,带动中小企业践行ESG。此外,头部企业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起或加入金融科技与ESG相关国际组织、推动和支持公共政策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