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蓝虹:绿色股权融资仅占绿色资金的3%,急需绿色基金弥补短板

2024-03-24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量篇幅涉及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经济、污染防治等相关内容。尤其是与往年相比,多次提到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支持经济和社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

近日,就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抓手、生物多样性金融的痛点难点、CCER重启对气候投融资的影响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蓝虹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紧密结合,绿色金融是支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新能源是绿色发展的重点,新能源的特征要求绿色金融有新的发力点。”蓝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蓝虹认为,目前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痛点是很多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资金流还不清晰,如何依托对当地产业和国际市场的认识,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设计绿色金融技术、理清资金流方向是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难点

债权融资占绿色资金比例高达97%,主要是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股权融资占绿色资金比例不到3%。”蓝虹认为,目前绿色金融存在资金机构上的缺陷,急需加快发展绿色基金来弥补股权资金的不足。

01

股权融资仅占绿色融资3%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 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今年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抓手有哪些?

蓝虹:今年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抓手有碳保险和再保险、绿色基金、绿色普惠金融、碳金融以及绿色信贷。

新能源是绿色发展的重点,其高风险的特征要求绿色金融有新的发力点。新能源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属于前沿科技,技术更新快,风险高,需要绿色金融支持技术投资。由于绿色信贷厌恶风险,这一领域需要有更多绿色风投。

中小型企业是绿色金融的痛点,绿色金融在支持中小型企业上存在技术难点。中小型企业项目总量大,若未经绿色认证就进入市场,将出现大规模“洗绿”。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有利于降低认证费用,让中小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鼓励他们严格认证,防止“漂绿”、“洗绿”。

打造绿色低碳生态环境属于超大项目,一般采用EOD模式,融资规模大。市场上的绿色资金约97%为债权融资,仅3%是股权融资。绿色项目缺乏资本金,需增加绿色股权融资,而绿色基金能够把财政和金融很好地结合,增加股权融资占比。但目前我国绿色基金发展相对滞后,绿色基金占绿色资金比例仅为1%,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基金。此外,有些项目收益率不高,有些甚至无收益,但对国计民生又很重要,因此除了纯市场的绿色基金,还需要发展政府投资的绿色基金。特别是大型EOD项目,建立专门为这种大型区域性的生态保护项目提供融资平台的区域绿色发展基金可以帮助吸纳更多类型的资金。

碳金融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碳市场的建立与完善,碳金融也将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有力抓手。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主体,今年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对于大型新能源项目,绿色债券是重要的融资工具和手段。随着碳交易市场扩容,传统八大行业将全部纳入碳排放市场,释放更大的融资需求,这需要绿色债券的大力支持,以项目为基础的中长期绿色政府债是增加财政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02

风险管理系统年内将面向全球发布


《21世纪》:气候危机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需要发展绿色普惠金融,如何将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更好地进行融合?目前有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吗?

蓝虹:贵州曾运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结合,支持红枫湖环境治理项目,取得很好的效果。

林业项目一般90%的投资集中在前三年买苗栽树上。贵州有冰雹,小树苗易被毁坏,一旦被毁坏,银行资金就难以回流,因此风险很高。当时这个6.3万亩退耕还林项目分布在63个村,将它拆分成绿色普惠金融项目,给每个村集体合作社发放1000万贷款。该项目为村民带来很多好处。第一,村集体将这笔钱作为入股资金,村民成为股东获得分红。第二,项目本身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工作机会,实现增收。第三,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租金。将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极大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遇上冰雹天气,大批村民组织起来覆盖塑料膜,防止冰雹毁坏小树苗,大大降低了项目风险。

另外,绿色普惠金融借助大数据,建立中小企业碳核算电子信息系统。根据各企业的碳排放量实行差异化贷款。辖区内所有银行能够共享信息,降低信息成本,实现免费绿色认证。

《21世纪》:全球首个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的标准《金融机构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标准》在2022年12月颁布,也已经在衢州展开试点,目前试点情况如何,预计未来多长时间能够在全国进行推广?

蓝虹:衢州已经有几十家银行都在使用该标准。试点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标准。目前正在建立标准的大数据系统,以减少标准使用成本。

风险管理系统的电子信息系统大概在3月底推出,今年会向全球发布,允许全球金融机构使用。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绿色金融支持的重要领域之一,生物多样性金融主要的融资工具是什么?国内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现状如何?目前主要有哪些痛点难点?

蓝虹:生物多样性金融既有传统融资工具,也开发出了新的融资工具,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传统融资工具中绿色信贷仍是主要工具,绿色债券也得到广泛运用,尤其在EOD项目和大型绿色项目中。此外生物多样性保险,比如钱江源国家公园,开发了野生动物肇事保险等,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还有一些新型工具。一是生态碳汇,如林业碳汇、湿地碳汇、海洋碳汇等,可以用来增加收入。二是生物多样性信用,通过出售生物多样性信用,可以帮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者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直接转化为经济收入。三是债权自然置换工具,把债权转变为对自然资源的投资,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目前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痛点难点主要是资金流尚未理清。如生态价值如何变成市场价格,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托对当地产业和国际市场的认识,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设计绿色金融技术,理清资金流非常关键,也是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难点。

03

CCER重启为气候资金增加重要来源


《21世纪》: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了23个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这些试点目前的工作进展如何?有财政资金参与的气候投融资风险分担基金的建设情况如何?

蓝虹目前23个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各试点区建立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与当地银行合作,引进各种金融工具支持气候投融资项目。气候投融资项目风险较高,财政资金参与的气候投融资风险分担基金能够分散风险,目前正在建立中。

另外,各种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是将气候投融资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仍然有很多气候投融资的项目收益流不清晰,或者风险太高,难以直接和金融机构库对接。因此,设计和理顺气候投融资项目的收益,以及如何通过财政手段弥补部分项目收益流不足的问题很重要。

《21世纪》:今年1月份,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重启,对于我国气候投融资有何影响?

蓝虹CCER市场重启对我国气候投融资有很大影响。CCER既是生态补偿机制,又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是将减碳以及吸收碳的生态价值转换为真金白银的绿色金融工具和手段。CCER重启相当于新的一批碳减排、固碳项目,为气候投融资增加了重要来源。

(本文原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21低碳》2024年3月20日,作者:李德尚玉、周洲。蓝虹:环境金融专家,纽约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金融行动机构高级学术顾问)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