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课题组:以转型金融助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

2023-11-22   

....

 

以转型金融助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课题组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为应对气候变化,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宣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集中在八大重点行业,排放量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力、钢铁和建材。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占全球比重55.3%,钢铁行业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大变局之下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成为必然

 

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潜力巨大。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钢铁技术路线图》要求,为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2050年全球钢铁行业至少要降低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钢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平均值由现在的1.4吨降至0.6吨。目前,我国钢铁工艺以碳排放强度高的长流程为主(占90%),吨钢碳排放量1.8吨~2吨,高于国际吨钢碳排放均值(1.4吨),降碳潜力巨大。仅通过改变冶炼工艺,从高炉—转炉长流程变为电弧炉短流程,吨钢碳排放量就能减少70%以上。

钢铁低碳转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钢铁工业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工业、装备制造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巩固延伸、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外部环境对低碳转型的倒逼趋势不断增强。目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在2023年10月试运行,并在2026年正式起征。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国际钢铁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作为全球钢铁第一大国,钢铁出口产品面临较大挑战。与此同时,下游产业的减碳需求也正在倒逼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如汽车行业中的沃尔沃汽车集团发布了“2040环境计划”,计划2018-2025年间每辆汽车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平均降低40%,2040年成为全球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宝马集团发起了“供应链气候变化行动倡议”,2019-2030年间计划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量降低33%以上。

 

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成效

构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政策体系


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框架下,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已经出台,明确了转型目标、路径及支持手段。

在产业政策层面,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1.8亿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15%以上;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到2030年,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20%以上。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版)》,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中对钢铁行业各工序的能耗设定了最新的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并要求到2025年,钢铁行业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提高。

在金融政策层面,一是我国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牵头制定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G20转型金融框架》等纲领性文件,并与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共同完成和更新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推动金融支持钢铁等高碳排放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指引。二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当前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均覆盖钢铁行业,为钢铁企业转型提供相对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支持。例如,2023年10月,中国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发行全球首笔由金融机构发行的钢铁转型债券,专项支持河北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发行规模达3亿欧元,期限为3年,得到了投资者的超额认购。三是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四是各地方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包含钢铁行业在内的转型金融目录和实施指南。

 

钢铁企业积极推进低碳转型

 

一是制定碳中和路线图,做好顶层设计。宝武、河钢、鞍钢、包钢等头部钢企都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积极进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6.8亿吨(约占全部产能的67%)的钢铁产能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47家企业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钢产能约2.43亿吨;26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钢产能约1.57亿吨。三是探索突破性低碳技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并联合全球钢铁企业及生态圈伙伴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率先进行富氢碳循环高炉工业实验,实现碳减排20%、固体燃料消耗降低30%。河钢宣钢建成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碳减排70%以上;鞍钢下线全国首卷汽车用低碳排放热成型钢,其生产工艺可减碳50%以上;首钢发布低碳行动规划,实现降碳30%以上低碳汽车板镀层产品批量生产;国内首个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项目在建龙西钢热试成功,实现了转炉工序极致能效提升技术革命。

 

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支持

 

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资金需求巨大。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据世界钢协测算,我国钢铁行业要想实现碳中和,需连续30年每年投资5000亿元左右,相当于吨钢每年需投资500元。中钢协数据显示,2022年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82亿元。钢铁行业利润和投入低碳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缺口,钢企自有资金无力覆盖。同时,传统的绿色金融资源大部分支持的是纯绿或接近纯绿的经济活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相关项目大多并不属于绿色金融的支持范畴,发展转型金融能够更好的支持钢铁行业低碳发展。

转型金融产品仍然不够丰富。一是贷款的转型属性不强,目前只有少部分金融机构设计了贷款利率与钢铁企业低碳转型KPI指标挂钩的转型贷款,大部分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与企业低碳转型情况无量化关联性。二是转型债券和可持续挂钩债券虽然具有很强的转型属性,但是目前业务开展较少。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国转型债券和可持续挂钩债券两年间累计发行102只,发行规模为991.7亿元,而与之对应的是,仅2023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发行总量就高达34.6万亿元。三是风险分担类金融产品缺乏。由于转型活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市场需要担保或保险类金融产品来引导和撬动更多长期资金支持钢铁行业转型。

 

关于构建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框架的思考

 

探索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一是加快推出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划定转型企业技术准入范围,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节能减耗、降碳活动进行技术规范,明确标准。二是制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设定钢铁企业获得转型金融支持的条件,对符合转型金融标准的超低排放企业、具有环保创A可行方案的企业及降碳路径清晰可执行的企业精准给予金融支持。

辅导企业制定转型方案。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制定明确的转型计划,包括技术路径选择、减排效果测算、时间阶段安排等,否则会出现“碳锁定”的情况。建议引入钢铁行业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和金融第三方评级机构辅导企业制定转型方案,并按照转型金融标准进行可行性认证和评级,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识别钢铁企业转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形成转型企业库及对应的项目库。

健全转型信息披露机制。建立环境信息信用体系,为钢铁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第三方评级机构搭建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金融机构提供钢铁行业及融资企业的环境信息数据和融资项目未来环境效果的评估数据。

推动转型金融产品创新。一是开发转型贷款产品,将贷款利率与企业转型KPI挂钩;二是开发基于钢铁产能质押的金融产品,提升钢铁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三是鼓励保险公司开发转型保险产品,在转型金融中引入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长期资金支持钢铁行业转型;四是推动转型基金、股权的发展,引导企业发行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

培育低碳钢产品市场。在产品端,制定钢铁企业和金融机构看得懂、易操作的低碳钢认证标准,对低碳钢产品进行贴标,培育塑造低碳钢品牌。以政府采购为抓手,在建筑和汽车业建立需求端联盟,提高低碳钢产品溢价。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采购低碳钢的下游企业的金融支持。

加强配套政策激励。一是金融机构放宽对企业产能的要求,确保转型基础好的钢企不会因为产能规模限制而无法获得转型金融支持;二是引导商业银行将转型金融产品列至钢铁行业授信限额管理之外;三是对金融机构转型金融产品给予财政贴息、奖补等配套支持。

重视公正转型问题。一是强化对转型活动社会影响的评估,引导金融机构设计支持公正转型的金融产品,如要求融资企业提供就业影响评估,并制定和披露员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计划;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帮助转型过程中退出的产业资本实现再投资;三是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将碳边界调节机制征收的碳税,反哺用于出口国相关行业的低碳转型。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课题组成员:陈继明 高东胜 林薛栋 张丽莎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