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色债券市场大有可为

2015-12-22  作者:徐楠  

未来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中,约30%可以符合绿色债券的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合作开展的“绿化中国金融体系”研究认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绿色发展的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总计17.4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关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标志着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正式启动。中国正在迎来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国绿色债券引起全球关注

       绿色债券是指募集资金最终投向绿色项目的债权债务凭证,是为绿色项目融资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20157月,生产销售风电发电机组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发行了3亿美元绿色债券,该项债券获得了A1的国际债项评级,并以3年期限、2.5%的票面利率,获得了来自全球66个机构投资者账户近5倍的超额认购。1014日,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发行10亿美元绿色债券,承诺将投向清洁能源等绿色领域,获得亚洲和欧洲近140家投资机构的超额认购,其中3年期和5年期美元债券获4.2倍超额认购,人民币2年期债券获得8.2倍超额认购。

       此时,距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集团成员组织)发行全球第一支以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这些成功发行的实例,一再证实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绿色债券和以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的高度认可。

       在全球面临严峻环境资源挑战的背景下,责任投资理念的影响日渐广泛,国际投资者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上升。绿色债券市场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兴起的。

       2007年到2012年的6年间,全球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仅为约100亿美元,发行人也局限于欧洲投资银行(EIB)、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国际多边金融组织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而自2013年以来,发行人、发行品种和投资者类型逐渐多样化,影响范围也从美欧扩大到全球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绿色债券走出了步伐缓慢、动力不足的初始阶段,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累计未偿还余额已高达532亿美元,发行数超过300只。2013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为110.42亿美元,2014年达到365.93亿美元,这两年的绿色债券发行量之和占从2007年开始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的80%。韩国进出口银行 (KEXIM)是第一家发行绿色债券的亚洲银行。之后印度的Yes Bank和进出口银行、亚洲开发银行(ADB)也开始发行绿色债券。继多边金融机构之后,企业正在展现出强大的发行潜力,2014年已占年发行总量的33%。发行主体、投资者、期限、评级和发行币种都开始呈现多元化分布趋势。绿色债券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一个异军突起的金融产品。

       在市场迅猛扩大的同时,绿色债券标准体系、操作规范等基本共识,正在形成、发展和完善之中。2015327日,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联合13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修订完成了最新版绿色债券原则(GBP),凝结了迄今为止国际市场对绿色债券的核心共识。

       中国决策部门于2014年开始深入研讨构建金融体系的议题。20144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牵头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发表了《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报告,提出了构建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市场和工具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2015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了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并将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发布的关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明确了对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审批程序、对资金用途的监管、披露要求和效果评估等问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同时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明确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的界定和分类。至此,我国的绿色金融债券市场正式开始运行。

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有关部门还将出台有关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指导性意见,为构建我国完整的绿色债券市场奠定基础。

 

中国发展绿色债券正当其时

       中国正在面临工业化进程开始以来空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责任。它们同时意味着绿色投资领域的巨大空间。

       20151029日闭幕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其报告中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关键词来概括中国的发展理念,并将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联系在一起进行阐述。在20159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了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构建推动和促进全方位创新的政策共识,并将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难看出,“绿色”在中国顶层政策脉络中的重要程度,在不断上升和深化。防治污染、优化环境、调整能源结构、低碳清洁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此外,间接融资比重偏高、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是中国投融资体系亟待改变的局面。不仅如此,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充分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本、降低产业发展对财政的依赖,在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对金融机构而言,绿色债券能够为银行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空间,缓解金融机构期限错配问题、提高中长期绿色信贷投放能力,更能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求,为培育中国的责任投资群体奠定基础。

       种种动力正在汇成合力,为中国绿色债券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契机。监管部门已经发布绿色金融债指引,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已经发布对绿色债券的界定和分类,这些文件奠定了绿色债券发展的基础。未来,还应该进一步构建绿色债券的跟踪评价体系,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和提升绿色投资者的评估能力,推动有关部门在贴息、增信、免税等方面对绿色债给予支持。在绿色债券融资模式方面,还应积极鼓励创新实践,探索绿色企业项目收益票据、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碳债券等融资方式。可以预见,未来三、五年中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将有长足的发展。

 

绿色债券将在重点领域大有作为

       实际上,在有关绿色债券的官方文件出台之前,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债市进行融资。根据银河证券中国中长期债券信息系统的统计,2000年至今,可以大致归类为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公司类信用债(不包含短融)募集资金总额近1.3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为铁道债,其他项目门类主要包括环保水务、江河湖泊治理、轨道交通和新能源。另外,兴业银行于今年年初也发现了规模为300亿的金融债,用于支持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市场支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绿色基础设施。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未来城市化需要注入绿色的元素,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必须是绿色、低碳的项目。我们估计,未来五年中,地铁、轻轨、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城市环保水务、固体废物处理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至少要达到10万亿元。这些投资项目,将构建我国城市的新的绿色图景,包括高效综合交通体系、绿色建筑功能集群、各类清洁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能源互联网、以及五中全会刚刚在报告中列举的“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等等。这些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中长期、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适合利用绿色债券进行融资。

       根据笔者估计,未来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中,约30%可以符合绿色债券的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合作开展的“绿化中国金融体系”研究认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绿色发展的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总计17.4万亿元人民币(2.8万亿美元)。假设其中的20% 可以通过债市实现融资,并假设这些债券融资中的50%可以被认定为绿色债券,那就意味着每年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融资规模。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特聘高级政策分析师)

20151222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

Baidu
map